中醫藥如何現代化?
2021-04-02 11:06:54
中醫藥如何現代化?
——中醫藥現代化漫談(十一)
文章編碼:AMP-3836-202103-3
投稿郵箱:gapm163@163.com
曹軍
1799年,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染上了感冒,進而引起發燒和喉嚨痛,并惡化為喉頭炎和肺炎,經過放血治療無效,于當年12月14日去世。
如果華盛頓當時遇到一位中醫,服用一劑銀翹散,或在大椎、風池、外關、合谷等穴位實施針灸,應該就能痊愈了。但當時歐美主要的治療技術是放血,為此開發了成套的放血器具,還大量使用能夠吸允毒血的水蛭(螞蝗)作為放血手段。而在中國,治療感冒的方法,至少在一千多年前的東漢就已經成熟了。最近200年來,原本落后的西方醫學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這些進步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利用化工技術開發出大量“立竿見影”的化學藥物;二是利用物理、化學和核技術開發的檢查診療方法;三是利用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深化了對生命的研究深度;四是形成了從醫療教育、醫療服務到醫療管理的完整產業體系。相對于西醫的發展,歷史悠久的中醫的作用和影響力卻在總體上呈弱化趨勢。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18年國內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收入為4.1萬億元,其中中醫院收入僅為3815.5億元。與時俱進是人類智慧與文明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醫藥發展的基本要求。而中醫藥現代化就是中醫藥與時俱進的必然趨勢。所謂中醫藥現代化,即是在繼承和發揚中醫藥傳統優勢和特色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和方法,借鑒國際通行的標準和規范,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讓中醫藥在防病治病和人類大健康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國家推出的抗疫中藥“三藥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湯是源自于1800多年前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5個經典方劑。據國家中醫藥局網站公布的信息,清肺排毒湯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總有效率可達90%以上。中醫并不需要像西醫那樣先去了解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和分子結構,然后試圖開發出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而是把新冠病毒歸類為“疫毒”,一種具有強烈致病性和傳染性的外感病邪。歷史上中醫治療此類“疫毒”的經方很多。國家衛健委篩選出的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三藥三方”就是在這些存世已久的經方基礎上形成的。所以說,中醫藥的理念是應當繼承和發揚光大的。西醫的發展對中醫的最大啟示是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成果。因此,中醫藥的現代化之路也應當與科學技術緊密結合起來。比如,中醫傳統的診病方法“望聞問切”和處方組方應當智能化。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把名老中醫的經驗和智慧機器化,從而讓更多的人能夠方便地得到名老中醫的診療服務。中藥的種植、采收和炮制在遵從古法要求的同時要做到科學化和標準化,以保證中藥成分的一致性和功效的穩定性。中藥方劑的使用要便捷化,要通過精深加工技術使中藥方劑的使用更方便、更有效、更安全。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國古代醫學典籍所闡述的對生命和疾病的認識,是迄今為止不可逾越的高峰。專注精神和頓悟能力的缺乏增加了現代人理解遠古智慧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現代科學技術可以成為我們攀登或接近這座高峰的手杖。
-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