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養心之道
——中醫藥現代化漫談(七)
文章編碼:AMP-3836-202102-7
投稿郵箱:gapm163@163.com
曹軍
《黃帝內經》認為疾病的外因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內因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顯然,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七情”是主要影響因素。
“七情”又可歸并為“五志”,即喜、怒、憂、思、恐?!拔逯尽苯詾樾睦硪蛩丶此^情志——這也是當今中醫情志學的研究內容。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喜、怒、憂、思、恐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心理狀態。但如果不能控制好這些心理狀態的程度,就很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饵S帝內經》認為“五志”過度與五臟病癥有對應關系,即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養生之道在于養心。養心就是長期讓情致保持在良好狀態的心理行為。
儒家經典《中庸》有這樣一段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之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敝轮泻?,就是養心應該達到的境界。
作為儒家至圣先師的孔子在養心方面也可以作為后世的楷模。我們可以從《論語》中找到孔子調節“五志”的態度和方法。
一、喜??鬃佑龅降闹档脷g喜的事,在《論語》記載不多?!多l黨》有一個情景,算是孔子遇到的一件歡喜的事。原文如下: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nbsp;
魯君召孔子去接待使臣賓客,他的面色莊重矜持,步伐輕快。向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左右拱手,衣裳隨之前后擺動,卻顯得整齊??觳较蚯皶r,好像鳥兒舒展開了翅膀。賓客告退了,他一定向君王回報說:“客人已經不回頭了?!?/span>
以士大夫自居的孔子,能夠應邀幫助魯國君王接待外國使臣,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雖然孔子內心是高興的,但表情是收斂的,特別是很重視禮儀,表現出魯國大夫的風度。
二、怒?!墩撜Z》中孔子最憤怒的事在《八佾》中??鬃又^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周代奏樂舞蹈,每行八人,稱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作為魯國大夫,季氏應該用四佾,但卻僭越禮儀,“八佾舞于庭”,因而引起孔子的憤怒。
面對禮崩樂壞的現實,孔子沒有止于憤怒,而是把“克己復禮”作為一生傳經授道的核心,試圖通過恢復西周的禮制來回歸理想社會。當然,孔子的努力最終是失敗的,但孔子對待憤怒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憂。憂也包括悲痛?!墩撜Z》中孔子最大的悲痛莫過于顏回之死。面對第一愛徒的英年早逝,孔子悲痛至極,哀嚎道:這是上天要我的命??!但盡管悲痛,孔子依然保持理智,反對顏回的師兄弟們用超越禮法的方式厚葬他。
孔子遇到的另一家憂苦的事是周游列國時在陳國斷糧,隨行的弟子中有許多餓病了,而且長時間難以恢復。這時弟子子路抱怨道:難道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答道:君子雖然窮困,但安貧樂道,不失操守。小人如果窮苦,就會胡作非為了。面對困苦,孔子的態度是無憂無愁,從容不迫的。
四、思??鬃邮撬枷爰?,“思”是他的重要工作,但如何做到不為“思”所傷,孔子的主要辦法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見《泰伯》)。思慮之所以傷害身體,是因為思考的問題總是不得其解,因而茶飯不思,坐臥不安。究其原因是沒有足夠的解決問題的資源。只有“在其位”才能夠得到相應的資源,而“不在其位”則難以得到相應的資源。在得不到相應資源的情況下,不要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span>
五、恐??鬃尤龤q喪父,十七歲喪母,從小經受過很多苦難,飽經磨礪的孔子在成年之后便沒有什么恐懼的事了。甚至對死亡也無所畏懼,“朝聞道,夕死可以?!保ㄒ姟独锶势罚???鬃雨P于克服恐懼的名言如“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見《顏淵篇》)、“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見《子罕篇》)等我們依然有教育意義。
當然、孔子的養心之道不限于此?!墩撜Z》中還有一些反映孔子自身修養的內容也是其養心之道的組成部分。比如: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保ㄒ姟蹲雍逼罚?nbsp;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ㄒ姟妒龆罚?/span>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保ㄒ姟队阂病罚?/span>
孔子去世時享年七十三歲,接近當前中國人平均預期壽命(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但在當時絕對是高壽之人。我們有理由相信,孔子的養生之道和他的養心之道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