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失眠先治好
——中醫藥現代化漫談(十)
文章編碼:AMP-3836-202103-2
投稿郵箱:gapm163@163.com
曹軍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
現在正是早春時節。山水漸暖,草木新發。北方的柳枝剛剛泛綠,南方則到處桃紅李白,鶯歌燕舞。在這個時節如能一覺睡到大天亮,那真是美妙的享受。 當然,在春季把覺睡好不僅僅是為了享受,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養肝。春天把肝養好了,就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然而不幸的是,許多有失眠癥的人無法享受“春眠不覺曉”的美妙體驗。 2019年,國家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30》提出的目標之一是讓失眠患者由15%的患病率逐步降低,睡眠時長由平均6.5 小時達到7-8小時。 按照15%的患病率測算,我國約有2億人為失眠患者。 當失眠患者不堪忍受失眠痛苦時,往往會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苯二氯卓類和巴比妥類等西藥。這些西藥雖然對改善睡眠有一定功效,但是副作用很明顯,常見的副作用是藥物依賴、記憶力下降和影響肝臟代謝等。 《中華醫學研究雜志》在線期刊 2011年第11卷第7期《高齡老人院外服用安眠藥狀況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同其他人群相比,高齡老人睡眠不良者更多(62.5%),而且安眠藥使用比例也很高(60.94%)。其中高達57.69%的患者服用安眠藥后發生了不良反應。 建議失眠患者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服用各種安眠藥。 從減少副作用角度出發,用中醫藥的辦法治療失眠應該是更好的選擇。然而,雖然傳統的中藥方劑中有一些治療失眠的湯方,比如醫圣張仲景的酸棗仁湯。但因抓藥、煎熬、服用不便,并沒有在治療失眠中發揮主要作用。 因此,利用中醫藥理論,研發一種功效明顯、使用便捷的新型助眠產品(保健食品或藥品)對于廣大失眠患者來說是有意義的。 中醫將失眠稱為不寐,按照《黃帝內經》的觀點,本病辨證首分虛實。虛證,多屬陰血不足,心失所養,臨床特點為體質瘦弱,面色無華,神疲懶言,心悸健忘。實證為邪熱擾心,臨床特點為心煩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次辨病位,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的失養或不安,“神不安則不寐”,且與肝膽脾胃腎相關。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為肝火內擾;脘悶苔膩而不寐,多為胃腑宿食,痰熱內盛,“胃不和則臥不安”;心煩心悸,頭暈健忘而不寐,多為陰虛火旺,心腎不交;面色少華、肢倦神疲而不寐,多屬脾虛不運,心神失養;心煩不寐,觸事易驚,多屬心膽氣虛等。 治療失眠的首要問題在于養心。按照中醫五行學說,心火除了需要情志調節之外,還必須有腎水作為物質基礎,故而需要強腎;腎水需要肺金滋養,故而又需益肺;肺金需要脾土相助,故而又需調和脾胃。歸納起來要做到四點:養心、強腎、益肺、和胃。其中,強腎是關鍵。 中醫所謂腎,與西醫有所不同。西醫之腎指腎臟,中醫之腎包括腎臟和生殖系統。中醫將腎中精氣的生理效應概括為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面。其中對機體有溫煦、激發、興奮、蒸化、封藏和制約陰寒等作用者稱之為腎陽;對機體有滋潤、寧靜、成形和抑制過度陽熱等作用者稱之為腎陰。腎陰和腎陽的生理作用同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相對應。從生理學角度看,養腎或強腎的目的,就是保持雌雄激素的正常代謝。 冬蟲夏草的替代品,人工培育的蛹蟲草是一種治療失眠的中藥,其主要成分是蟲草素和蟲草腺苷。藥典記載蛹蟲草歸肺經和腎精,同時具備強腎益肺的功效,故而有治療失眠的作用。貴安精準醫學的科研團隊通過大量試驗研究驗證了這個結論,而且沒有發現蛹蟲草有任何毒副作用。實際上蛹蟲草補腎強腎的作用就是維持雌雄激素代謝的正常水平。 對于失眠患者來說,要做到強腎益肺,進而實現心腎相交,僅靠服食是不夠的。學習運用一些氣功導引方法將大有脾益。幾乎所有的氣功導引方法都能幫助你做到“靜心守一”、“藏而毋泄”,進而“心腎相交”,最終達到辟除百病、延年益壽的功效。 附:酸棗仁湯(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 組方:酸棗仁(炒)15克,甘草3克,知母、茯苓、川芎各6克。 功效:養血安神,清熱除煩。主治肝血不足,虛熱內擾,虛煩失眠,心悸不安等癥。 把藥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時,然后放砂鍋中加水淹沒草藥高出2-3cm 大火煮開,中小火煮20-25分鐘。分3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