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文章編碼:APM-3836-202102-1
投稿郵箱:gapm163@163.com
曹軍
(貴州貴安精準醫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顧問)
毛澤東在24歲讀師范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心之力》,開頭便是“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這兩句話。這兩句話并非毛澤東原創,而是借用了南宋陸九淵的話“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出自《陸九淵集》卷三十六)。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表達了古代中國人感悟到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思想也是影響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思想之一。
最早感悟到“天人合一”的可能是中華文明的始祖伏羲氏?!兑捉?系辭下》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span>
從中可以看到,當初伏羲氏觀察了天上的日月和無數星辰,地上縱橫交錯的山川河流,種類繁多的鳥獸魚蟲和人類自身極其復雜的生命現象之后,發現了一些共同的要素和規律,決定創造八卦這一符號系統,用以建立與宇宙本源的聯系,模擬表現自然萬物的變化。
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與“大宇宙”相似并密切相關的“小宇宙”。要認識“小宇宙”須先認識“大宇宙”?!吧蒲蕴煺?必有驗于人”(見 《素問·舉痛論》),要成為合格的醫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見《素問?著至教論篇》)。
現代科學研究成果正在逐漸證實“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根據著名量子物理學家博姆( David Joseph Bohm)的量子勢理論,宇宙是一個全息體,宇宙萬物共享全體物質共同釋放的信息場。
因此,包括日、月、星辰的宇宙大系統與人的生命系統的本質及其發展變化規律是一樣的。
從時間和空間角度看,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暫和非常渺小的。但從系統的復雜程度看,人的生命系統的復雜程度與整個宇宙不相上下。
認識復雜系統,現代人往往使用仿真系統模型,中國古代醫學家也是如此,他們用“陰陽”和“五行”等建模元素建立了一套人體醫學仿真系統模型,通過簡化和概括來發現生命健康的本質。
“陰陽”表示生命過程中存在的兩種極端的狀態及其相互之間對立統一的關系,體現了一切事物的本質?!瓣庩枴辈⒉淮砟硞€具體事物,而是普遍存在于所有事物之中。
“五行”表示陰陽之間互相轉化的過程、階段,以及過程、階段之間的生克關系。五行可表示五季(木-春、火-夏、土-長夏、金-秋、水-冬),可表示五臟(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還可以表示五味(木-酸、火-苦、土-甘、金-辛、水-咸)等。關于用藥的“四氣五味”學說和關于氣候影響的“五運六氣”學說皆由此推出。
近現代有一些篤信西醫的學者置疑“陰陽”、“五行”的科學性,有的甚至認為“陰陽”“五行”學說是謬誤或邪說,原因在于他們沒有理解“陰陽”“五行”學說中的仿真建模思想。他們僵化地認為“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卻不知道“金木水火土”其實是建模符號。
“五運六氣”是關于不同年份的氣候對人類健康影響的預測模型。通過這個模型可以預測各個年份和每個季節大概率發生的病情。
“陰陽二十五人”是關于不同體質特點的人的健康模型。通過這個模型可以預知各種體質特點的人容易發生的病情。
當一個掌握了上述模型的醫師面對患者時,一開始就能大致估計患者的病情,然后再通過望、聞、問、切便能快速確診病癥。確診之后,就可以按照“四氣五味”的用藥模型和“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法開藥方了。我們常??吹揭恍├现嗅t看一個病人的時間很短,大致3-5分鐘,奧秘就在這里。
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以“陰陽”、“五行”為建模元素和建模方法的中醫藥醫學體系,同現代科學技術對宇宙和生命的探索與發現并沒有本質上的分歧。
當然,中醫藥也有個與時俱進的問題。中醫藥應該更積極地運用現代科技成果,使傳統的中醫藥醫學體系更豐富、更精準。而這正是中醫藥現代化的使命。